据某安全公司最新公布的一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25140款,同比增长353.05%,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论坛、二维码成为了主要传播途径。现今个人信息遭贩卖、隐私泄露等问题频繁出现,隐私窃取类病毒也是大规模爆发。
一季度,热门游戏类应用仍是恶意软件伪装的重点区域,一些二维码也成为了恶意应用与黑客陷阱的目标。面对当前严峻的移动安全威胁,安全专家建议用户:设置密码、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关闭Wi-Fi或蓝牙、备份数据、从运营商或供应商处更新软件或固件、设置流量提醒等;确保下载源的品牌安全,及时通过正规渠道更新手机,随应用链接进行安全扫描。
现如今,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团购消费、应用下载、在线视频等,扫二维码已几近成为了很多人的条件反射,从而使得恶意软件有机可趁。
安全专家建言:面对日益严峻的移动网络安全形势,手机用户应当逐步培养形成一些良好习惯,去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之前看清应用访问的权限,不要轻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进行流量和病毒监控等,以确保手机信息安全,避免损失。
一季度,热门游戏类应用仍是恶意软件伪装的重点区域,一些二维码也成为了恶意应用与黑客陷阱的目标。面对当前严峻的移动安全威胁,安全专家建议用户:设置密码、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关闭Wi-Fi或蓝牙、备份数据、从运营商或供应商处更新软件或固件、设置流量提醒等;确保下载源的品牌安全,及时通过正规渠道更新手机,随应用链接进行安全扫描。
现如今,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团购消费、应用下载、在线视频等,扫二维码已几近成为了很多人的条件反射,从而使得恶意软件有机可趁。
安全专家建言:面对日益严峻的移动网络安全形势,手机用户应当逐步培养形成一些良好习惯,去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之前看清应用访问的权限,不要轻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进行流量和病毒监控等,以确保手机信息安全,避免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