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连接或者蓝牙进行密码传输已经不再具备安全保障,因此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新技术,旨在直接通过人体实现密码发送。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人体经由智能手机及触控板上的指纹传感器生成信号以传输各类敏感信息——例如您的密码内容及其它身份数据。
这意味着大家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的系统遭遇黑客入侵,或者个人信息被不道德的网络罪犯所窃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将成为主要发送端,而不再需要配合Wi-Fi等任何数据传输载体。
当然,这项设计乍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工程师们解释了其基本工作原理,事实证明这听起来相当靠谱。
他们在示例当中使用了一把电子门锁外加一台iPhone。很明显,iPhone负责对用户的密码细节信息进行存储。这条密码能够以用户指纹的形式完成保存。我们假定这把电子门锁需要用户的指纹信息才能开启。从传统角度讲,大家应该会直接在锁上安装一套指纹传感器,用于在手指贴近后进行指纹识别。接下来,这部分数据会以信号的形式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最终被电子门锁所接收并处理。然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恶意人士有可能截获这一重要传输信号。
在此项总计包含10名受试者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人体被作为无线传输载体的替代介质用于数据发送。具体来讲,iPhone中的指纹传感器所产生的信号将通过您的身体到达电子门锁处。当然,大家仍然需要直接触摸门锁,否则其无法收取到信号。
这里研究人员们直接使用了iPhone上的预搭载传感器,外加联想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板,其信号生成速度分别约为每秒25 bit与每秒50 bit。另外,接收器可以处于任何位置。只要使用者能够以身体与之相接触,这套机制就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指纹传感器截至目前一直被作为一类输入设备。最值得赞赏的一点在于,我们第一次证明了指纹传感器也可以被用于发送信息,且这部分信息将严格控制在身体之内,”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副教授Shyam Gollakota指出。
各位科学家们表示,此类技术可立足于医疗设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监控病患活动的可穿戴式技术方案将变得更加安全。一旦感测设备厂商能够借此核实安全性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为其软件提供更为广泛的访问能力,那么速度更快的信息传输方式也将不断出现,这将给相关产品带来无穷无尽的应用可能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